BSON和JSON的区别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zsk-1996/p/8639237.html
概述
BSON目前主要用于MongoDB中,是mongoDB的数据存储格式,BSON基于JSON格式,选择JSON进行改造的原因主要是JSON的通用性及JSON的schemaless的特性。
特点
BSON主要实现下面三点:
更快的遍历速度
对json格式来说,太大的json结构会导致数据遍历非常慢。在json中,要跳过一个文档进行数据读取,需要对此文档进行扫描才行,需要进行麻烦的数据结构匹配,比如括号的匹配。 而bson对json的一大改进就是,它会将json的每一个元素的长度存在元素的头部,这样你只需要读取到元素长度就能直接seek到指定的点上进行读取了。
操作更简易
对json来说,数据存储是无类型的,比如你要修改基本一个值,从9到10,由于从一个字符变成了两个,所以可能其后面的所有内容都需要往后移一位才可以。 而使用bson,你可以指定这个列为数字列,那么无论数字从9长到10还是100,我们都只是在存储数字的那一位上进行修改,不会导致数据总长变大。 当然,在mongoDB中,如果数字从整形增大到长整型,还是会导致数据总长变大的。
增加了额外的数据类型
json是一个很方便的数据交换格式,但是其类型比较有限。 bson在其基础上增加了“byte array”数据类型。这使得二进制的存储不再需要先base64转换后再存成json,大大减少了计算开销和数据大小。
小结
-
数据结构
json是按字符串存储,bson是按结构存储。
-
存储空间
bson > json
-
操作速度
bson > json
。比如,遍历查找:json需要扫字符串,而bson可以直接利用预先在字符串前面的字符串长度直接定位。 -
改动影响
修改上json要因为字符串长度的改变而大动大移,bson的话因为是按结构存储,因此还是占用同样的存储空间,不需要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