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标quickstart
笔记向,内容源自视频:全网最适合中国人的免费音标课(纯干货, 超详细!)
[TOC]
主要音标体系
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简称IPA)
是给世界上所有语言注音的音标符号
DJ音标
丹尼尔·琼斯(Daniel Jones) 出版英语发音词典《En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给当时的标准英语(Received Pronounciation,RP)注音 ,从早就存在了的国际音标中借用了很多注音符号给英语注音
借用IPA,改动并不大
以上称作IPA63,DJ音标新版本:IPA88(DJ音标1988年版本),由琼斯学生A.G.Gimson修订
KK音标
美国语言学家约翰·肯扬(John Kenyon)和托马斯·诺特(Thomas Knott)也编撰了一本发音词典《美国英语发音词典,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其中大部分注音符号和DJ音标一样也是来自国际音标,但其中一些符号更方便美式英语(美音)的标注
这套音标现在被俗称为KK音标,因为两位作者的姓名首字母都是K,KK音标在台湾地区被广泛使用,实际上KK音标也基本只在台湾地区使用。
其他音标
不同的词典出版商往往有自己的一套注音体系,其实就是音标,比如
Webster’s Dictionary,韦氏词典中的注音体系被称做韦氏音标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美国传统英语词典,AHD音标
英美人士使用何种音标
大多数英语母语人士任何一套音标都看不懂,英美国家音标普及率远远没有汉语拼音的普及率高,母语人士往往会采取所谓respelling的方法,也即用常用词里的音去标注,比如:
diarrhoea(n.腹泻),母语人士都知道dye,uh,ree,uh的发音,所以这样也就避免了学习专门的音标符号,就像中文饕餮使用涛帖标注一样。当然这样标注就没有一个标准,比如diarrhoea同样可以被标注成die-uh-rea-uh
如何选择
DJ音标目前被国内的主流词典广泛使用,比如牛津词典、剑桥词典、朗文词典
人类发音过程
1.肺部产生气流 分两种
- 外呼音:向外吐气
- 内呼音:向内吸气而发出的音,比如“倒吸一口凉气”发出的那个“啊”,当然内呼音非常少
2.肺部挤压产生气流,一路上行,来到喉咙这里的“声门”,两瓣声带的开口
-
浊音(voiced sound)
当气流从肺部冲出声门时,咱们可以选择让气流振动声带再让气流继续上行,如果是这样由声带振动作为音源而发出的音,称之为“浊音”
-
清音(voiceless sound)
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气流通过声带时不振动声带,直接给气流放行,这样发出的音称之为“清音”
3.气流离开声门,来到口腔和鼻腔处
唇舌等器官就可以参与发音了,嘴唇可以通过张开和闭合来控制气流通行;舌头可以通过抬高或降低改变气流的通行;舌头还可以和口腔不同的部位(比如齿,齿龈,硬腭)接触,阻碍气流。而软腭,小舌也可以参与发音;另外还能选择是否让气流通过鼻腔。
可想而知,这样不同的发音方式的组合可以很复杂。
除了刚才提到的“清音”和“浊音”这种分类,咱们还可以按照发音过程中气流是否收到阻碍,把人类发出的音分成两大类,
-
元音(vowels)
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也有语音体系称之为“母音”
注意这个不受阻碍,舌头还是可以通过抬高和降低,也就是改变舌头“形状”参与发音,只不过舌头不与任何口腔部位接触,否则就阻碍气流了,当然嘴唇也不能闭拢。
-
辅音(consonants)
气流在全部时间或者一部分时间被阻碍,所发出的音,也有语音体系称之为“子音”
4.最后气流离开人体,发“一个音”的过程也就结束了,之后便可以开始下一个音的发音过程
清浊和元辅的关系
理论上来说,元音可以有清浊,即“浊元音”和“清元音”,辅音也可以有“浊辅音”和“清辅音”,但是清元音非常少见,比如快速语流中的potato,第一个字母o代表的元音只做口型,气流虽然通过口腔,但是声带不振动
而绝大数情况下,元音的发音都是由声带振动的,所以一般粗略认为,元音都是浊音,而辅音中的“浊辅音”和“清辅音”则有很明显的对立。
小结
- 外呼音、内呼音:呼气还是吸气
- 浊音和清音:是否振动声带,b和p
- 元音和辅音:是否受到阻碍(一直畅行
ʌ
,有闭合p
)
元音三要素
所谓元音就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既然气流不受阻碍,那么发元音时可控的因素并不多,只有舌头和嘴唇能够通过有限的调整来发出不同的元音,具体说来影响元音的三个要素是:
- 圆唇度
- 舌位高低
- 舌位前后
圆唇度
这个相对简单直观,嘴唇在不闭合的情况下(否则就阻碍气流,发出的是辅音而不是浊音了),可以圆唇(rounded)也可以不圆唇(unrounded)。
咱们称这个嘴唇圆的程度为“圆唇度”(roundness),比如“离”的韵母就是这个展唇的元音(拼音i),而“驴”的韵母就是圆唇的原因(拼音ü),这两个音的区别仅仅在于圆唇度,而舌头的位置的是一样的,可以发声感受下i和ü。
舌位高低
舌头要么抬高降低,要么前伸后缩,发生时舌头并不总是平的,所以咱们就用舌头在发音时隆起的最高点做参照,
咱们可以称这个舌头在口腔中最高点为“舍位”,纵向的舌位,也就是舌位的高低(height),比如前面提到的“离”和“驴”的韵母,发音时舌头的上颚(分软腭和硬腭)非常接近,但又不碰到上颚,所以舌位非常高。
舌位前后
横向的舌位自然就是舌位的前后(backness),也即发音时舌头隆起的最高点有多前后。咱们再比较普通“驴”和“炉”的韵母,前者是个圆唇,舌位很前的元音(拼音ü),而后者同样圆唇,但是舌位很后的原因(拼音u),感受一下两者发音,发u的时候舌头明显后缩
开口度?
另外注意嘴巴张大张小是由舌位决定的,抬高舌头,也就是尽可能接近上颚但又不碰到,那么需要将口腔容积变小,嘴唇的嘴角相应地就会往两边拉伸,唇形变扁,嘴巴开口变小;反之如果把舌位降低,即降低舌头,也就是尽可能远离上颚,那么就需要把口腔容积变大,嘴唇一上一下分的更开,嘴巴开口更大。也就是说舌位的高低会影响嘴巴的“开口度”。
可想而知舌位的前后也会影响开口度,所以嘴巴张开的大小归根结底是由舌位的高地前后决定的。
实际上,一个舌位往往会因不同人的习惯也会表现为不同嘴巴形状,所以接下来讨论具体元音时,会主要依赖于舌位而不是开口度
元音图
如何通过直观的方式将影响元音发音的三要素表现出来,从而能更好更精确的学习和纠音呢?这就要用到元音图(vowel diagram 或 vowel chart),咱们可以把元音发音时,感知到的舌位的高低和前后,标注在一个上大下小的元音四边形(vowel quadrilateral)内
- 舌位高而前的元音,比如/iː/,
- 舌位高而后的元音,比如/uː/,
- 舌位低而前的元音,比如/æ/
- 舌位低而后的元音,比如/ɑː/
四边形之所以上大下小,是因为高元音舌位横向(前后)的差别要大于低元音舌位(前后)的差别
圆唇度在元音图上如何表示,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依照惯例,把同一个舌位上不圆唇的元音标注在前,而把圆唇的元音标注在后,比如之前提到的“离”的韵母不圆唇,驴的韵母圆唇,两者舌位一样,分别是拼音i和拼音ü,对应国际音标和y,就可以这样标注在元音图上
这里特别注意下,咱们的口腔不是真的长得和一个四边形一样,所以元音图上各个位置是咱们感知到的元音舌位,是抽象的,并不是口腔中实际的舌位。所以前后高低,更确切地说,只是抽象地描述元音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听觉感知上的”音质
更理论来说,元音图真正描述的是各元音在声学上所讨论的基础频率的第一共振峰(first formant)在纵轴上的位置和第二共振峰(second formant)在横轴上的位置,学术界现在一般用这两个共振峰来描述元音音质。
基于学习语音和纠音的需求,就粗略地把元音图理解为舌位的“前后高低圆唇”标注就好。
元音音标学习
接下来开始音标的学习,包括如下几方面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 单词跟读练习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iː/ 和 /i/
-
音标符号:/iː/
-
发音诀窍
舌位前、高,开口很小,舌位需上抬,非常靠近硬腭,但要注意它是个元音,所以舌面不需要与硬腭接触,否则就成了辅音。
发/iː/时不圆唇,嘴角要向两侧拉伸,带点微笑的感觉(这也是为啥英美人士照相要微笑时,会说"cheese")
注意,英语的/iː/比拼音i更长,比如说bee不要说成币
-
单词跟读练习
bee/biː/、fee/fiː/、pea/biː/、read/riːd/、meat/miːt/、lead/liːd/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咱们有些人会把舍端调离硬腭太远,甚至会发成汉语拼音的ei。例如以上读成
bee/biː/ 贝、fee/fiː/ 费、pea/biː/ 呸、read/riːd/ 瑞的、meat/miːt/ 妹特、lead/liːd/ 累的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DJ音标的/iː/对应KK音标的/i/,也就是把长音符号去掉,实际上kk音标里根本没有长音符号,这主要是因为,KK音标里元音的时长视具体所在单词的情况而定,
-
其他注意事项
/iː/有个短版本/i/,比如happy/hæpi/的末尾元音,舌位和/iː/基本一致,只是时长很短,很少母语人士说/hæpiː/,所以采用/i/,
这个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称做happy紧化(happy tensing),即happy词尾元音变紧了,再比如人称代词/hiː/和/ʃː/的弱读形式分别是/hi/和/ʃ/,也用到了这个短版本。
有的人反对把元音按照长短来分,他们认为元音最好按松紧来分,也有一定道理。不过DJ音标是咱们国内的主流,还是分长短的。实际上英音的元音长短通常很明显,而美音则没有那么明显。
/ɪ/
-
音标符号
在老版本DJ音标中是/i/,会误导人认为这个音和DJ音标的长音/iː/舌位相同,只不过是短促一点而已,但实际上这两个音不止时长不同,舌位也不同
-
发音诀窍
舌位前、高,但相对/iː/来说更低更后,舌头上方空间更大,舌面需上抬,但不要过于靠近硬腭,和/iː/一样,无需圆唇,/ɪ/嘴巴只需要放松微张。另外/ɪ/的发音要比/iː/更“放松”,也就是舌头和口腔肌肉不如发/iː/时那么用力,嘴角不像/iː/那样向两侧拉伸。从/iː/到/ɪ/大概就像是“脸上渐渐失去微笑的”感觉
有点像拼音ei短读
-
单词跟读练习
bit/bɪt/、fit/fɪt/、pit/pɪt/、lit/lɪt/、hit/hɪt/、fish/fɪʃ/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当成/iː/短着读,或者矫枉过正读成了/e/,试着读下这3个音,/ɪ/的舌位高低在这三个中间。也不要读成汉语拼音ei,比这个舌面更低一点更短促点。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一致
-
其他注意事项
/uː/和/u/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旧英音中这个音,舌位后,高,开口很小,需圆唇,也就是跟普通话话的的韵母u发音基本一致,只是拼音u更加圆唇。
但是现代英音中的这个音舌位前移,也就是朝着普通话ü的舌位方向靠拢,实际发音基本是国际音标的(见下图)
这一舌位前移导致圆唇度的进一步丧失,即嘴型略扁,
-
单词跟读练习
too/tuː/、food/fuːd/、loose/luːs/、music/‘mjuːzːk/、news/njuːz/、student/‘stjuːdnt/
这几个词中的music,news,student之所以听上去有点不同,是因为/uː/前有个/j/,/j/是个辅音,因为有元音的特性,所以被归类为半元音,之后再说它。/j/和/uː/连起来读就是/juː/,但它是一个辅音后跟着一个元音,而不是一个音哦
其实在美音中,某些单词中/juː/的/j/是可以不读的,所以你有时候会听美国人说,music/‘muːzːk/、news/nuːz/、student/‘stuːdnt/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tuː/不要读成兔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DJ/uː/对应KK /u/,跟/i/同理,KK音标没有长音符号
-
其他注意事项
/ʊ/
-
音标符号:拉丁upsilon,又称马蹄u,在老版本IPA63中是/u/,新版IPA88改成/ʊ/
-
发音诀窍
舌位后,高,但相对(未向前迁移的)/uː/来说,更低更前,舌头上方空间更大,和)/uː/一样,/ʊ/需圆唇,但只需微微圆唇,发音要比/uː/更放松,也就是舌头和口腔肌肉不如发/uː/那么用力,请注意/ʊ/并不是/uː/短着读,两者舌位和口型都是不一样的
-
单词跟读练习
book/bʊk/、look/lʊk/、good/gʊd/、took/tʊk/、bush/bʊʃ/、would/wʊd/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不要读成/uː/的短版,以下对比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ʊ/在KK对应的/U/
-
其他注意事项
有些人图书写方便会将/ʊ/写成/u/,但是/uː/的短版本/u/也存在,和/ʊ/音质完全不同,千万不应混淆
/e/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
单词跟读练习
bed/bed/、get/get/、pet/pet/、let/let/、met/met/、set/set/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不要读成爱,爱是双元音/ai/,也就是由两个不同的元音组成,和这个单元音/e/有本质区别,如下要避免
bed读成bye的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对应kk音标(下图epsilon),请注意kk音标中也有/e/,只不过kk音标中/e/对应DJ音标的/eɪ/ ,也就是字母a的读音,所以当遇到/e/时最后先确定是DJ音标还是KK音标
-
其他注意事项
/ɜː/
-
音标符号,这个/ɜː/在老板的DJ音标写作/əː/
-
发音诀窍
这是个舌位前后高低都基本在中间的元音,发这个音不需要圆唇
-
单词跟读练习
her/hɜː/、person/‘pɜːsn/、learn/lɜːn/、bird/bɜːd/、word/wɜːd/、fur/fɜː/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英音中包含/ɜː/的词基本上在这个音后都有字母r, 可以粗略地认为英语“r化元音”和咱们的“儿化音”非常相似,你就算直接用儿化音的方式发美音,问题也不大。
-
其他注意事项
/ə/
-
音标符号,这个/ə/在老版和新版的DJ音标里是一样的
-
发音诀窍
这是个舌位前后高低都在中间的元音,所以称作中央元音,发这个音不需要圆唇,嘴自然张开,唇和舍都自然放松,倾吐一口气,让声带振动,这种最放松状态下发出来的音就是中央元音/ə/
如果把这个音重度(舌头和口腔肌肉紧张)并读足时长,它基本上就成了另一个元音/ɜː/ ,请比较
the/ðə/,her/hɜː/
-
单词跟读练习
英语中所有的元音字母(以及半元音字母y)都可能发中央元音/ə/的音,比如:
- A about/ə’baʊt/、balloon /bə’luːn/
- E taken /‘tekən/、problem/‘prɒbləm/
- I family/‘fæməli/、pencil/‘pens(ə)l/
- O meomry/‘mem(ə)rɪ/、freedom/‘friːdəm/
- U supply/sə’plaɪ/ support/sə’pɔːt/
- Y analysis /ə’næləsɪs/ pyjamas/pə’dʒɑːməz/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遇到a就读啊,遇到u就读呜,遇到o就读哦,要打破汉语拼音习惯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写法和发音一致,在美式英语中如果中央元音后接字母r,两者就会合成一个“r化元音”,在KK音标中写作/ɚ/,有时候为了书写印刷方便,也写作/ər/,来对比一下美音和英音
-
其他注意事项
中央元音/ə/在英语中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所有元音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是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很多非重读音节里的元音都会“弱化”成中央元音,就像之前跟读练习节看到的那样
元音弱化
英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元音弱化”现象,或者说弱读(weak forms),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让说话者在不需要强调某个音时用它代替,说白了就是为了在某个音上减少所花时间时,把那个音弱化成一个默认音。
具体来说,在英美人士日常说话中,很多本没有/ə/的单词,在句中元音都会变为/ə/,比如这句话:
I can try to do it.
其中的这3个词都不读做/kæn/,/tuː/,/ɪt/,而是读作/kən/,/tə/,/ət/
而恰恰有了弱读的存在,英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节奏,属于“重音等时性语言”(stress-timed language),也就是在通常大部分情况下,句中的重读音节之间的时长基本相等。
英语中中央元音/ə/出现的频率极其高,甚至交谈中每几秒就会出现一次,中央元音的运用,或者说“弱读”,往往也是母语人士和非母语人士说话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ʌ/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英美发音不同,英音稍稍低于中央元音,而美音舌位和中央元音区别很小,无需圆唇
-
单词跟读练习
but/bʌt/、hut/hʌt/、must/mʌst/、sun/sʌn/、ton/tʌn/、done/dʌn/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不用要啊代替,舌位过低需要上抬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ɔː/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舌位后,中高的元音,需圆唇,和普通话“哦”(拼音o)基本一致,只是时长更长
-
单词跟读练习
caught/kɔːt/、bought/bɔːt/、law/lɔː/、saw/sɔː/、door/dɔː/、four/fɔː/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不要用拼音的ao(奥)来读这个/ɔː/,ao是一个双元音,舌位在发音过程中有变换,和/ɔː/这个单元音有明显区别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对应KK/ɔ/
-
其他注意事项
在美国很多地区,比如西海岸,很多单词中的/ɔː/变成了/aː/,比如caught不读/kɔːt/,读/kaːt/,也就是和cot/kɔːt/的美音相同,这一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称做Cot-Caught合并(Cot-Caught Merger)
/æ/
-
音标符号
这个符号来自拉 丁语字母组合ae,后合并成一个符号,英文里称作ash
-
发音诀窍
这是个舌位前,较低的元音,比/e/更低,但是比/a/更高,注意这个/a/并不是和它长得很像的另一个音/ɑ/,这个/a/只出现在双元音里,舌位很前,很低。咱们其实可以通过/a/这最低最前的舌位找到/æ/的舌位。可以把/æ/想成/a/和/e/之间的音。
注意,虽然/æ/的舌位不如/a/低,但是也要保证口型够大够饱满。实际上现代英音的/æ/已经向/a/做出迁移,很多英国人发出来的/æ/已经和/a/区别很小,像这样
bad/bæd/、fat/fæt/、pat/pæt/,会读成爸的,发特,怕特
有意思的是传统英音,尤其是上流社会发音,习惯把这个音朝/e/发,所以sacks/sæks/传统英音往往读成/seks/,而现代英音倾向于读成/saks/
注意这个音在普通话中是不存在的
-
单词跟读练习
bad/bæd/、fat/fæt/、pat/pæt/、lad/læd/、mat/mæt/、sat/sæt/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注音符号相同,但是与现代英音/æ/舌位向下迁移不同,美音中的/æ/舌位在某些辅音(尤其是鼻音)前,反而有舌位上升的趋势,所以嘴型更扁一些,嘴角向两侧伸展更多一些,这个在语音学上被称做/æ/抬升(/æ/ rasing)
有时候美音/æ/甚至会听上去像/ea/,比如man听上去更像/mean/,而不是英音的/mæn/
另外很多单词在英音中包含/ɑː/的音在美音在发/æ/,比较下面这3个词
-
其他注意事项
/ɑː/
-
音标符号
注意这个音标符号ɑ和平时常见的印刷字体小写字母a是不同的,我们平时书写就是这个符号,所以也被称做是手写体a(script a)
-
发音诀窍
这是个舌位低、后的元音,无需圆唇,开口较大;与啊[A]发音类似,不同的是/ɑː/发音时嘴角不往两边伸展,发音更靠口腔后部舌根处,而且通常发音时时长要足够长
如果这个音的舌位前移至啊后,再继续前移到口腔最前最低端,就成了之前提到的/a/,这个/a/在标准英音中不单独出现,而只出现在双元音音标中。
-
单词跟读练习
father/‘fɑːðə/、fast/fɑːst/、glass/glɑːs/、car/kɑː/、park/pɑːk/、mark/mɑːk/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对应KK音标/ɑ/
注意,英音中包含/ɑː/的词和美音中的读法并非一一对应,像father、spa、palm这样的词中的元音在英美的确都是/ɑː/
但是很多词在英音中的/ɑː/往往对应美音中的/æ/,比如
而很多词在美音中的/ɑː/往往对应英音中的 /ɒ/,比如
这一区别也是英美音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另外如果这个元音后面跟字母r,在美音中会变成“r化元音”(r-colored vowel),请比较这三个词
-
其他注意事项
/ɒ/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注意区分/ɔː/,/ɒ/并不是/ɔː/的短音,舌位低于/ɔː/
这是个舌位低、后的元音,它是个有显著英音特征的音,很特别,传统的/ɒ/的舌位和/ɑː/是基本一致的
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ɑː/发音需要圆唇,/ɒ/无需圆唇,也就是说发/ɑː/的音时把嘴唇圆起来,时长调短就成了/ɒ/。
现代英音中的/ɒ/舌位稍稍向上进行了迁移,但是舌位还是低于(向上迁移后的)/ɔː/
所以请注意,/ɒ/并不是把/ɔː/短着读
/ɒ/在普通话里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个音和“奥”很相似,但是奥ao是双元音,不能将二者等同
-
单词跟读练习
top/tɒp/、hot/hɒt/、lot/lɒt/、box/bɒx/、stop/stɒp/、wash/wɒʃ/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把/ɔː/短着读
-
读成双元音奥ao
-
英音美音混读,单词在英音中含有/ɒ/基本在美音中都对应读/ɑː/,即失去圆唇并往往降低舌位,如下
-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kk没有对应,在英音中含有/ɒ/的单词在美音中都不含有这个音 ,在英音中含有/ɒ/基本在美音中都对应读/ɑː/(kk音标是/ɑ/)
下面这几个单词英音,DJ音标
美音,DJ音标
美音,KK音标
-
其他注意事项
/eɪ/
-
音标符号
这是一个DJ音标中的双元音,老版DJ音标写成/ei/
-
发音诀窍
/eɪ/是双元音,顾名思义,就是这个音有两个元音的特质,具体表现在发音过程中舌位的变化,即发音时从/e/的舌位(往往是更高一点的舌位),自然平滑地往/ɪ/的舌位方向移动,起始音更重。
这个双元音和普通话“嘿”的复韵母(ei)很像,理论上来说普通话ei的起始舌位比DJ音标/eɪ/的起始舌位更低更后,一般认为拼音ei的起始舌位是中央元音/ə/。区别具体表现为英语/eɪ/的起始音嘴角更向两侧拉伸
-
单词跟读练习
make/meɪk/、date/deɪt/、cake /keɪk/、plane /pleɪn/、train/treɪn/、dangerous/‘deɪn(d)ʒ(ə)rəs/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对应的kk音标是一个单独的小写字母e,而恰恰/e/在DJ音标中也出现,所以特别容易出现混乱,所以kk音标的/e/是双元音,不是单元音,而DJ音标的/e/对应的是kk音标的/ɛ/
-
其他注意事项
/ɔɪ/
-
音标符号
/ɔː/去掉长音符号后合/ɪ/连在一起
-
发音诀窍
发音时,从/ɔː/的舌位,自然平滑地往/ɪ/的舌位方向移动,起始音更重,往往在还不到/ɪ/的时候就结束
-
单词跟读练习
boy/bɔɪ/、toy/tɔɪ/、soy/sɔɪ/、voice/vɔɪs/、noise/nɔɪz/、moist/mɔɪst/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后面的那个/ɪ/读成/e/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aɪ/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发音时从比/a/靠后一点点的舌位,自然平滑地往/ɪ/的舌位方向移动,起始音更重
注意是/aɪ/而不是/ɑɪ/,所以明显它的起始舌位不是舌位在下后方的单元音/ɑː/,但实际上它的起始舌位也不是舌位前下方的/a/,而是靠后一点点,你可以把起始位定在两者中间(也就是普通话的“啊”),至于终止舌位,起始也达不到/ɪ/的舌位。
另外这个/a/不单独以单元音的身份出现,而只出现在双元音中
这个双元音/aɪ/和咱们普通话的“爱ai”很像,区别是虽然普通话“啊a”的舌位是在中下方[A]),但是拼音ai的起始a实际上是前a[a],
也就是说英语/aɪ/的起始舌位比拼音稍稍靠后一点而已,这往往表现在普通话ai的起始位嘴角更向两侧拉伸,而英语/aɪ/则听上去更饱满一些
-
单词跟读练习
bike/baɪk/、nice/naɪs/、time/taɪm/、like/laɪk/、site/saɪt/、life/laɪf/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注意舌位靠后,否则不够饱满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一致
-
其他注意事项
不同英语口音在这个双元音上的区别很大,初学者不必过多注意
/aʊ/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发音时从比/a/靠后一点点的舌位,自然平滑地往/ʊ/的舌位方向移动,起始音更重
-
单词跟读练习
how/haʊ/、cow/kaʊ/、allow /ə’laʊ/、house/haʊs/、loud/laʊd/、mouse/maʊs/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一致
-
其他注意事项
不同英语口音在这个双元音上的区别很大,初学者不必过多注意
/əʊ/和/oʊ/
-
音标符号
/əʊ/是DJ音标为英音注音,/oʊ/是DJ音标对应的美音注音
-
发音诀窍
从中央元音出发,自然平滑地往/ʊ/的舌位方向移动,起始音更重
-
单词跟读练习
open/‘əʊp(ə)n/、hope/həʊp/、post/pəʊst/、coat/kəʊt/、boat/bəʊt/、soap/səʊp/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o/ 是一个双元音
-
其他注意事项
/ʊə/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ʊ/舌位自然平滑地往/ə/移动
-
单词跟读练习
tour/tʊə/、poor/pʊə/、moor/mʊə/、pure/pjʊə/、cure/kjʊə/、lure/ljʊə/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太过强调/ʊə/的终止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英音中包含/ʊə/的词基本上在这个字母后都有字母r,所以这个元音在美音中会变成“r化元音”,KK音标写成/U(小写没有尾巴)r/
-
其他注意事项
英音中,很多单词中的/ʊə/,往往也有第二种发音,可以直接读作单元音/ɔː/
比如以下单词的两种发音都正确
美音和英音情况相似,也有两种读法,只不过以上单词中的原因都是“r化元音”而已
/eə/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
单词跟读练习
hair/heə/、pair/peə/、chair /tʃeə/、fare/feə/、care/keə/、dare/deə/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在读英音时,单词拼写即使出现r,元音也不会像在美音中那样变成“r化元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英音中包含/eə/的词基本上在这个字母后都有字母r,所以这个元音在美音中会变成“r化元音”,KK音标写成/ɛr/
-
其他注意事项
/ɪə/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
单词跟读练习
dear/dɪə/、fear/fɪə/、here/hɪə/、beer/bɪə/、cheer /tʃɪə/、idea/aɪ’dɪə/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在读英音时,单词拼写即使出现r,元音也不会像在美音中那样变成“r化元音”
如果是读美音,只有单词内部出现字母r才有可能出现“r化元音”,像上面idea压根没有r,所以就算是美音中,这个单词也不可能是/aɪ’dɪr/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英音中包含/ɪə/的词基本上在这个字母后都有字母r,所以这个元音在美音中会变成“r化元音”,KK音标写成/ɪr/
-
其他注意事项
辅音三要素
辅音发音三个阶段
从辅音阻碍气流这一角度,可以把辅音发音分成三个阶段:
-
成阻(catch)
气流被阻塞,比如普通话“波”的声母也就是拼音b的成阻阶段就是把气流阻塞在闭拢的双唇后
-
持阻(hold)
气流持续向外冲,但仍被阻塞,比如拼音b的持阻阶段就是维持双唇闭拢,但仍向外吐气(从而形成气压)
-
除阻(release)
阻塞被去除,气流冲出,比如拼音b的除阻阶段就是双唇张开,释放气流
影响辅音的三个基本要素
清浊
声带是否振动,不振动则是清辅音,振动则是浊辅音。
需要注意汉语理论上是没有清浊对立的,这一点通常会让第一次听说这个理论的人感到吃惊。一般会问,拼音bpdtgk这些声母也就是辅音,怎么可能不需要振动声带?实际上咱们在说波的时候,发出的一前一后两个音,即辅音(声母)b后接元音(韵母)o,粗略地说,前一个辅音(拼音b)不需要振动声带,后一个元音(拼音o)才需要振动声带。
如果说地更理论一点,咱们就要说到“发声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缩写为VOT,它是指前面讲到的辅音除阻到声带振动的时间,如果这个VOT是个负值,也就是说,声带先振动然后再除阻,那么发的就是浊音
但是咱们的拼音b,并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是个清辅音,国际音标写作[p],而英语的/b/,国际音标写作[b],是个浊音,发音时需要振动声带的,VOT值是负的。你可以理解为双唇闭拢阻塞气流时,声带已经开始振动了。
请试着比较拼音b(声带无振动),音标/b/(声带振动)
如果搞混辅音的清浊,往往就会造成发音“听上去好像不太对,但哪里不对又说出来”的情况,比如咱们很多中国人因为只发清辅音,所以把英语的book,about说成“不可,啊包特”,而外国人又会因为习惯发浊音,所以把“不可,包包”说成“buke,baobao”
调音部位
又称发音部位,说白了就是在发辅音的时候,阻碍气流所用到的主要发音器官
比如刚才说到的拼音b这个清辅音和英语/b/这个浊辅音,都主要靠双唇阻碍气流,所以它们的调音部位都是双唇(bilabial);唇后方是牙齿,如果上牙齿轻咬住下唇,阻碍气流,咱们就能发出普通话“夫”(拼音f)这个音,所以拼音f的调音部位就是唇齿(labio-dental)
再往后还有齿龈,齿龈的后方(齿龈后),硬腭、软腭、小舌、声门,这些发音器官都可以作为调音部位,后面细讲每个英语辅音的时候会再次提到它们
调音方式
又称发音方式、发音方法,可以理解成发音器官怎么阻挡气流(成阻),以及怎么释放气流(除阻)而发出辅音的。
还是拿拼音b和英语/b/举例,发这俩音时,是完全阻塞气流,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气压,之后突然释放气流发出响声,所以这种在成阻时完全阻塞气流再释放而发出的音,一般被称作“塞音”(stop)或“爆破音”(plosive,学术界也称“爆发音”)
那么如果不完全阻塞气流,而是让气流持续通过发音器官形成的通道,比如普通话“斯”的声母(拼音s),就是用舌尖和牙齿形成一个缝隙,让气流通过,从而发出响声。用这样的调音方式发出的音被称作“擦音”或“摩擦音”(fricative)
再比如,普通话“呢”的声母(拼音n),需要我们把气流送入鼻腔才能发出,所以我们称这种调音方式发出的音为“鼻音”(nasal)
其他的调音方式还包括:颤音、闪音、近音、边近音(边音)等,之后都会提到
其他影响辅音的一些次要一点的因素,可以把不同的辅音区分开来,比如送气或不送气(之后还会提到),辅音长度,气流机制等。不过影响辅音的最关键,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清浊、调音部位、调音方式。
辅音音标学习
/p/和/b/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p/ 清辅音
-
调音方式:爆破音
复习下之前的成阻、持阻、除阻三阶段,咱们就能更容易理解,/p/在英语中有三种主要情况
-
送气
如果单词中字母p后有元音,比如peak/piːk/,那么这样的字母p对应的/p/在除阻时会有较强烈的向外气流释放,这样的音叫“送气辅音”(aspirated consonant)
-
不送气
如果p前有字母s,比如speak/spiːk/,那么这样的字母p所对应的/p/通常是个“不送气辅音”(unaspirated consonant)。这里所谓的“不送气”并不是真的没有气流释放,而是说不送气辅音并没有像送气辅音那样在除阻阶段有“强烈的”气流释放。这个不送气音,听上去好像很高级但起始对咱们来说很好理解,因为这个不送气的/p/就是普通话“菠”的声母(拼音b)
不送气/p/是拼音b?
咱们普通话“菠”的声母(拼音b),就是个清辅音,而不是英语的浊辅音/b/,刚才提到的speak,不能写作/sbiːk/,所以很多人所说的“英语p在字母s后会浊化”是错误的。
有时候你听英语母语人士快速说话时觉得人家把清辅音/p/发成了浊辅音b,比如快速语流中的on top of,其实人家只不过发了不送气的清辅音而已,虽然这样的/p/听上去就是咱们的拼音b,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浊辅音
-
无声除阻
如果单词里的字母p后紧跟某些辅音时,字母p所对应的/p/在除阻时只有很微弱的气流释放,甚至不释放气流,以至于听不见,换句话说,让之前的持阻阶段所产生的的气流的压力降为零却无响声,具体表现在往往只做口型,却听不见声音,比如trapdoor /træp’dɔː/,help me /help miː/,这样的现象就叫无声除阻(no audible release),国内很多人也称之为“不完全爆破”或“失去爆破(失暴)”
-
音位&音位变体
如前所说,字母p在英语中的三种常见情况送气、不送气、无声除阻,它们都可以用/p/来表示,咱们可以称这种情况为:同一个“音位”(phoneme)上有不同的“音位变体”(allophones),也被称作“同位变音”
你可能意识到了,咱们现在学习的英语音标,不管是DJ还是KK音标,其实标注的都是英语中的音位,而不是音位下可能出现的音位变体。
英语音标里,有个别音标指代的音位有多个常见音位变体,好在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主要以辅音中的爆发音为主,而元音的常见音位变体则很少,主要包括
- 元音延长(如cab中/æ/更长比cap中的/æ/更长)
- 元音鼻音化(如hand中的/æ/会鼻音化)
光看到音标/p/,不知道它到底是指送气/不送气/无声除阻,如果确切想知道或标注音位变体,就需要用到国际音标(IPA),如:
这里用到的方括号
[]
表示这是国际音标中的“严式注音”(narrow transcription),标注的是音位变体。国际音标也可以使用//
,即“宽式注音”(broad transcription)来标注音位,这个不用强记只要知道就好。/b/ 浊辅音
这个/b/在普通话里其实并不存在,拼音b实际上是个不送气的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国际音标写作[p],咱们国家制定汉语拼音时,使用在西方语言以及国际音标中代表浊音的字母b,主要是为了实用和书写方便,因为用上图中的符号很容易引起混淆,也不容易书写。
不过这也造成了外国人通过汉语拼音学普通话时,会误以为咱们的这些清音都是浊音,所以往往会把“北bei京”,“我不bu知道”读成浊音版;而有时候会把“皮包”,“旁边”这样的送气清辅音发成不送气清辅音,听起来像是“比包”,“绑边”。
实际上普通话中根本就没有浊音,当然也没有清浊对立。上海话有浊辅音,比如“皮包”,“旁边”的声母都是浊辅音/b/
所以在发英语/b/时,需要确保或加强声带振动(更准确地说,是“确保声带振动早于双唇成阻”)
如果不习惯发浊音/b/,可以试着“哼鸣”,像这样:嗯~~~~,然后再加上双唇的动作,/b/,把手放在喉咙处,如果能明显感到振动,那就对了
注意虽然理论上英语的/b/是浊辅音,但现实中因为受地区口音,个人习惯和语境的影响,母语人士往往也会把/b/发成清辅音,在快速语流中或词首时,像是“bye!”的开头往往就是清辅音;而元音后的/b/多半是浊辅音,如abide/ə’baɪd/
说的更理论一点,就要再提到发声起始时间VOT,也就是除阻到声带振动的时间,理论上辅音的清浊要看VOT的正负,而英语母语人士的VOT往往不统一
-
-
单词跟读练习
- peak/piːk/ beak/biːk/
- pet/pet/ bed/bed/
- pig/pɪg/ big/bɪg/
- rapid/‘ræpɪd/ rabbit/‘ræbɪt/
- lap/læp/ lab/læb/
- speak/spiːk/ beak/biːk/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浊辅音/b/时,往往会发成清辅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t/和/d/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t/ 清辅音
-
调音方式和/p/,/b/一样属于爆破音,但是调音部位不是双唇,而是舌和上齿龈
-
之前说的/p/这个音位有三种主要的音位变体,/t/这个英语音位的音位变体更多,可以说是英语中主要音位变体最多最复杂的音,说白了就是/t/在英语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发音,掌握它的发音后,你的英语语音一定会上一个台阶
-
送气
如果单词中字母t后有元音,比如top/tɒp/,那么这样的字母t对应的/t/就是送气/t/
-
不送气
单词中t前有字母s,比如stop,那么这样的字母t对应的/t/就是不送气/t/,和普通话度(拼音du)的声母一样。没错,拼音d就是个清辅音,国际音标写作[t],它不是英语的浊辅音/d/
-
无声除阻
如果说话时t后紧跟某些辅音时,字母t所对应的/t/无声除阻,如setback/‘setbæk/,forget me /fə’get miː/
-
闪音
在美音中,元音之间的字母t在非重读音节中通常发“闪音”(flap),如water,better,a lot of,发闪音时让舌尖向上卷起,在上齿龈处轻轻一弹,即瞬间阻塞气流并立即释放,像是一个“过渡”的音。请注意这样的/t/虽然在美音中读作闪音,但标准英音中还是送气音。传统英音也有闪音,只不过是出现在字母r上,如very,very well
-
喉塞音
在英国的某些口音(方言)中,如伦敦的Cockney口音中,字母t往往被读作“喉塞音”(glottal stop)
喉塞音是用声门阻住气流,,像是把声音“卡在喉咙”里一样,如water(我饿)、better、a lot of,其实就是“阻住”发音,“停顿”一下,有点像说“西安”的意思,中间停顿下,否则就变成“仙”了
-
鼻音除阻
如果字母t后跟鼻音/n/,那么/t/的除阻可以直接和鼻音衔接上,即把气流释放入鼻腔,如:eaten,button,certain,请注意这样的鼻除阻是可以但非必须。刚才这几个词的鼻除阻发音往往出现在口语中,如果你读成正规的送气音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
边音除阻
和鼻音除阻类似,字母t后跟边音/l/,那么/t/的除阻可以直接和边音衔接上,即把气流通过舍两侧释放,如spotless,butler,little,kettle
这样的边音除阻也有其他的发音方式,比如前面说到的喉塞音发音方式(不发t音,被卡住一样)
有的边音除阻在美音中也可以读作闪音,little,kettle
-
省略
在美音中,鼻音/n/之后的字母t往往听不见,比如winter,听上去像winner,interview听上去像是innerview,不过这些词在标准英音中还是正常读 ,当然在美音中正常读也是ok的
-
/d/ 浊辅音
拼音d其实就是英语的不送气/t/,而英语/d/是个浊辅音,发音时需要振动声带
和/b/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外国人通过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时,会误以为咱们的这些清音是浊音,所以往往会把“很大”,“很多”说成浊音版,而有时候会把“特别”,“太好了”这样的送气清辅音发成不送气清辅音,“德别”,“戴好了”
虽然普通话没有这个浊辅音/d/,但是某些方言有,比如上海话“代表”,“头脑”就有浊辅音/d/
和/t/类似,/d/这个音位也有几个主要的音位变体:
- 无声除阻 landmine
- 闪音 medal
- 鼻音除阻 sudden
- 边音除阻 badly
需要特别指出一下,在美音中/d/也经常被读作闪音,如medal,于是metal和medal往往听不出区别,所以有人说美音中的/t/往往会读成/d/,但更准确地说并不是清辅音/t/和浊辅音/d/同音,而是两者都可能被读作闪音
-
-
单词跟读练习
- tip/tɪp/ dip/dɪp/
- tea /tiː/ deep/di:p/
- test/test/ desk/desk/
- tap/tæp/ dap/dæp/
- bat/bæt/ bad /bæd/
- bet /bet/bed/bed/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k/和/g/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k/ 清辅音
从调音方式来说,和/p/,/b/,/t/,/d/一样属于爆破音,但调音部位是软腭,和/p/相似,/k/这个音位也有三个主要的音位变体
- 送气/k/,字母k后有元音,比如kite
- 不送气/k/,如果k前有字母s,如sky,和拼音g一样,没错,拼音g就是个清辅音,国际音标写作[k],它不是英语的浊辅音/g/
- 无声除阻/k/,如果字母k后紧跟某些辅音时对应无声除阻,如doctor,make dinner
/g/ 浊辅音
正如之前提到的/b/,/d/,咱们普通话中根本就没有清浊对立,所以自然也没有英语的/g/,普通话“该”的声母(拼音g)就是英语的不送气/k/。而英语的/g/是个浊辅音,发音时需要振动声带
与之前一样,老外通过拼音学习普通话时,会误以为咱们的这些清音是浊音,所以往往把“国家”、“故事”说成浊音版,有时又会把“可以”,“我看看”这样的送气清辅音说成不送气清辅音“隔以”,“我干干”
上海话“共同”,拼音g和t都发成浊辅音/g/和/d/
-
单词跟读练习
- kit git
- kate gate
- cup gut
- anchor anger
- pick pig
- peck peg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m/、/n/和/ŋ/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m/ 浊辅音,从调音方式来说是“鼻音”,也就是气流主要从鼻腔中通过
调音部分是双唇
/m/出现在元音之前,则和普通话“妈”的声母(拼音m)一样,双唇闭拢,舌头放在口腔里,气流从鼻腔中通过,声带振动
/m/出现在元音之后,和之前相似,但只是双唇闭拢,轻微通过鼻子出气,声带振动通常更弱
/n/ 浊辅音,从调音方式来说是“鼻音”,也就是气流主要从鼻腔中通过
调音部位是上齿龈,这点和发/t/、/d/一样
/n/出现在元音之前,则和普通话“拿”的声母(拼音n)一样,双唇自然分开,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鼻腔中通过,声带振动
/n/出现在元音之后,和之前相似,但只是舌尖抵住上齿龈,轻微通过鼻子出气,声带振动通常更弱
/ŋ/ 浊辅音,从调音方式来说是“鼻音”,也就是气流主要从鼻腔中通过
调音部位是软腭,这是和/n/最大的区别,普通话中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也是类似的道理,但是普通话中的后鼻音往往没有英语中那么清晰明显,发英语/ŋ/需要保证舌根抵住软腭,有时候在发完/ŋ/后舌根下降离开软腭时有“”除阻的感觉,并伴随轻微的/g/声,这是因为/ŋ/和/g/的调音部位一样,如果有“除阻”动作同时声带还未停止振动,那么除阻阶段两者听上去就很像,以sing为例,声带振动停止前舌根不离开软腭,如果声带振动停止前离开软腭就会有轻微/g/音。
-
单词跟读练习
- map nap
- met net
- meet neat
- room noon
- tom run
- lime line
- sin sing
- on long
- sun sung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n/在元音后主要有an,en,in,on,un几种拼写组合,注意这些组合都有近似汉语拼音,不能照搬去读
- 安[an] /æn/
- 恩[en] /en/
- 因[in] /ɪn/
- ong;ang /ʌn/,ton(/tʌn/不要读成“痛”或者“烫”)
- un[un] 英语里重度时多半读 /ʌn/
- /ŋ/ 将/ŋ/代表的ng拼写的末尾g当做/g/来读,比如把ing拆分成in+g,而不是正确的i+ng
- /n/在元音后主要有an,en,in,on,un几种拼写组合,注意这些组合都有近似汉语拼音,不能照搬去读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舌根顶住软腭? (小结:记住发k、g时舌头的位置,就是所谓舌根抵住软腭的样子,用来发/ŋ/即可)
如果真有"舌后根翘起并抵住口腔上方的软腭部分"这样的表述,肯定是把舌后部与舌根混淆了。
舌面可认为基本上是水平的,发k,g与ŋ时,舌面后部(back of the tongue)上抬抵软腭(天花板)。
舌根(tongue root)基本是上下垂直的,它的后面对着咽壁(墙壁)。 所以它无从"翘起",更不可能抵到软腭。 硬把舌根往后上方挤压当然难受,会引起反射性作呕。
/f/和/v/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f/ 清辅音,从调音方式来说属于“擦音”,调音部位是上齿和下唇
/f/的发音和拼音f一样,上齿轻轻接触下唇,气流向外通过唇齿之间,声带不振带
/v/ 和/f/的区别仅仅是/v/是浊辅音,也就是两者区别仅仅在于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普通话没有/v/,上海话中“吃饭”的“饭”中就有/v/
-
单词跟读练习
- fat valley/‘vælɪ/
- fit visit
- ferry/‘ferɪ/ very
- fest vest
- life drive
- leaf leave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注意发/f/和/v/这两个音的时候,上齿要有个“咬下唇”的动作,而汉语拼音的h和w,牙齿没啥参与感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s/和/z/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s/ 清辅音,从调音方式来说,/s/和/f/、/v/一样属于擦音,但调音部位是上齿龈,/s/的发音和拼音s一样,舌尖接近上齿背,舌面两侧接触上齿龈,让气流通过上下齿的齿缝,声带不振动
/z/和/s/的区别仅仅在于,/z/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可以把/z/想成声带振动版的/s/
普通话没有/z/这个音,拼音z是个“塞擦音”,即阻塞又摩擦气流,国际音标写作[ts],拼音z和英语的/dz/更接近,只不过前者是清音,后者是浊音
由于普通话使用z,导致老外学习汉语拼音时误以为拼音z就是/z/,往往会把“再见”,“请坐”说成“zaijian”,“qingzuo”
上海话有/z/如“事体”,“重要”
-
单词跟读练习
- sip zip
- soon zoom
- soup zoo
- lesson reason
- once lose
- peace please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s发成西x,英语中并没有拼音x这个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 需要特别注意,英语中很多词拼写里的s,其实是/z/的音而不是/s/,如is,his,whose,也包括大多数复数apples,boys
- 英语单词结尾辅音的发音要干脆,不要自己照着汉语习惯加上个元音
/θ/和/ð/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这两个音大概算是最有“英语特色”的音了,它们也是全世界(不仅仅是中国)很多人读不准的音,其实如果你在/s/和/z/上发音没有问题,那么/θ/和/ð/稍加练习也不会难
/θ/ 清辅音,从调音方式来说,/θ/和/f/,/v/,/s/,/z/一样属于“擦音”,但调音部位是上牙齿(但舌头会自然触碰到下牙齿,不必过度关注下牙齿)。发/θ/这个音时,舌尖不在上下牙齿后方,而是在上下齿之间(即被轻轻咬住或者留一道缝隙 )。让气流通过舌尖和牙齿的缝隙向外冲出,声带不振动。你也可以把它想成/s/的“大舌头”版本
/ð/ 浊辅音,声带振动版/θ/
-
单词跟读练习
- three there
- thin that
- thank those
- thigh the
- bath bathe
- breath breathe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当成/s/和/z/来读,这也不是中国人特有的发音错误,只要母语中没这个发音,很多都在这两个音上有问题,确实伸舌头被牙齿咬住这个动作很麻烦,所以自然会想用更常见的/s/和/z/来代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音上发音是否标准往往一下就能显示出你的语音的好坏,以下单词供练习
- sank thank
- sin thin
- truce truth
- breeze breathe
- bazz bathe
- zip this
- 当成/s/和/z/来读,这也不是中国人特有的发音错误,只要母语中没这个发音,很多都在这两个音上有问题,确实伸舌头被牙齿咬住这个动作很麻烦,所以自然会想用更常见的/s/和/z/来代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音上发音是否标准往往一下就能显示出你的语音的好坏,以下单词供练习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仔细观察英语母语者发这两个音,自己也琢磨了一段时间发现,发这个两个辅音不一定要咬舌头,或者说根本不需要咬舌。它们的发音原理是舌头去接触上齿,气流从舌头和上齿接触处冲出。所以,舌头可以伸出(这看起来像咬舌,但下齿实际上没有用力);舌头也可以不伸出来,轻触上齿背面底部。
/ʃ/和/ʒ/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ʃ/ 清辅音,“擦音”,调音部位是齿龈后,发/ʃ/这个音时,舌尖要接近上齿龈后,气流从舌头,硬腭和上齿龈的缝隙中通过,产生摩擦成音,声带不振动。/ʃ/和“史”的声母(拼音sh)非常像,区别在于sh的调音部位更后一点,即更接近硬腭,你可以理解为“更卷舌”(而/ʃ/不算卷舌音)
/ʒ/ 浊辅音,和/ʃ/的区别仅仅在于/ʒ/是浊辅音,声带振动版的/ʃ/。/ʒ/听上去和咱们普通话“日”的声母(拼音r)有些相似,区别在于/ʒ/更贴近齿龈后,气流有“摩擦”的感觉,而拼音r发音时舌头离开上齿龈和硬腭更远,气流“更顺畅”地通过,属于“近音”(approximant)
-
单词跟读练习
- mesh measure
- fresh pleasure
- leash dicision
- attention occasion
- shall usual
- shame regime/reɪ’ʒiːm/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ʃ/读成拼音sh,其实问题也不大,后者只是稍稍更卷舌一点,而/ʃ/不算卷舌音
- /ʒ/读成 音r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tʃ/和/dʒ/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tʃ/ 清辅音
正像/tʃ/这个符号暗示的一样,/tʃ/可以理解为由/t/和/ʃ/构成,塞音/t/和擦音/ʃ/“混合”在一起,所以从调音方式来说,/tʃ/属于“塞擦音”(阻塞+摩擦),也有人称为“破擦音”,调音部位是齿龈后。
/tʃ/和普通话“吃”的声母ch相似,区别在于ch相对于/tʃ/,调音部位更后有点,你可以理解为更卷舌
/dʒ/ 与/tʃ/的区别仅仅在于/dʒ/是浊辅音,声带振动版的/tʃ/
与“知”的声母zh类似,区别在于zh是清辅音,更卷舌
-
单词跟读练习
- chuck jug
- chop job
- choke joke
- cheap jeep
- catch page
- pitch college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tʃ/读成拼音ch,但是问题也不算严重,后者只是稍稍更卷舌一点
- /dʒ/读成拼音zh,但是问题也不算严重,后者只是稍稍更卷舌一点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h/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清辅音,调音部位是声门,从调音方式来说,虽然传统上/h/被归入“擦音”,但它有一些特殊,因为发这个音只需让气流通过声门(即两瓣声带的间隙),也就是自然通过声带就好,并不需要其他发音器官的参与。
请注意/h/的发音和普通“哈”的声母拼音h相似, 区别在于拼音h的调音部位更靠前,不是声门,而是软腭。发拼音h时,舌后部和软腭形成缝隙,然后让气流通过,摩擦出声,拼音h的国际音标写作[x],你可以理解为拼音h的发音“靠前”,而且“摩擦”的感觉比英语/h/更重更明显,请比较“喝”和her。
-
单词跟读练习
- hat
- hot
- high
- home
- house
- him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常见错误是当成拼音h,问题不算严重,后者只是“更前”且“摩擦更重”一点。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w/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浊辅音,调音部位有两处分别是唇和软腭,也就是唇和软腭都要影响气流,具体来说,发英语/w/这个音时,双唇圈起向外凸出,发音时一般会有动态的扩张,舌后端也要往软腭的方向抬,保持一定高度。
从调音方式来说,/w/属于“近音”(approximant),意思就是调音部位只是彼此靠的较近而不是非常近,形成通道,让气流通过。
在/w/这里表现为,气流没有通过任何很窄的通道,不形成气流湍流,而相比之下,其他类型的辅音,如擦音/f/,/s/,/ʃ/就需要调音器官靠的很近。
这个/w/和普通话“我”的声母(拼音w)基本一致
/w/的调音方式和调音部位,双唇圈起,舌后端抬高,和元音/uː/很像,元音/uː/就是个舌位高而后,需圆唇,而且气流不被阻挡的音。
辅音/w/和元音/uː/有很近似的地方,咱们平时读/w/的时候基本上也只是多了个双唇的动态变化,因此/w/也被称作一个“半元音”,也就是说它通常被归为辅音,但其实是有元音特质的。
更近一步说,当元音/uː/后接另一个元音时,双唇的动态变化自然而然形成这个/w/音,这也就是所谓的“/w/加音”,具体来说就是
当/uː/,/ʊ/,/aʊ/,/əʊ/后接另一个元音时,往往会自然多出一个/w/音,比如
- who /w/ is
- to /w/ often
与其说是“加音”,不如说这就是自然而然的/w/的发音方式
-
单词跟读练习
- was
- why
- wide
- wet
- we
- wood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w/和/v/不分,简单来说,/v/是要上牙齿接触下唇的,而/w/是不需要用到牙齿的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r/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r/这个音标在英语中代表两种常见的发音,也就是有两个音位变体,分别是
-
齿龈近音
元音前的/r/,如“right”开头,这样的/r/是个浊辅音,它的调音方式和/w/一样,属于近音,但是调音部位是上齿龈,所以这个音是个“齿龈近音”
具体来说,发英语/r/这个音时,舌头后卷抬向上齿龈,气流从舌头和上齿龈之间通过,但不至于近到形成气流湍流,可以理解为不产生强烈的“摩擦感”,发这个音时声带振动
/r/和普通话“日”的声母(拼音r),听上去相似,但是并不相同,第一个不同是,拼音r的调音部位比上齿龈更后,但还不到硬腭;第二个不同是英语/r/通常伴随圆唇动作,而普通话则不一定,请比较“日”,“right”
-
“r化”
英音中,当字母r出现在元音之后时,一般不发音或读作中央元音 /ə/,但在美音中,当字母r出现在元音后时,字母r在美音中往往会让之前的元音成为“r化元音”(r-colored vowel),这也是美音的最大特征之一,请对比
快速总结下,这个音标/r/既可以代表齿龈近音,也可以代表“r化”
-
-
单词跟读练习
rat、red、read、rice、right、room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用拼音r取代,老外读拼音r时以为会有不必要的圆唇动作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j/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浊辅音,调音方式和/w/,/r/一样,属于近音,但是调音部位是硬腭
具体来说,发英语/j/这个音时,舌头往上抬向硬腭,气流从舌面和硬腭之间通过,但不至于近到形成气流湍流,可以理解为不产生强烈的“摩擦感”,发这个音时声带振动
这个/j/和普通话“牙”的声母(拼音y)基本一致
在说/w/的时候说到辅音/w/和元音/uː/有近似的特征,辅音/j/和元音/iː/也有相似之处,发辅音/j/时,舌头离上颚的距离和元音/iː/很像,读/j/时基本也只是多了个舌头的动态变化,也就是舌尖远离硬腭的动作,因此/j/也被称作一个“半元音”,也就是说它通常被归为辅音,但其实是有元音特质的。
更近一步说,当元音/iː/后接另一个元音时,舌尖的动态变化自然而然形成这个/j/音,这也就是所谓的“/j/加音”,具体来说就是
当/iː/,/ɪ/,/eɪ/,/aɪ/,/ɔɪ/后接另一个元音时,往往会自然多出一个/j/音,比如
- I /j/ am
- she /j/ asked
与其说是“加音”,不如说这就是自然而然的/j/的发音方式
-
单词跟读练习
yes、yard、yellow、young、yoga、use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 英语字母j的发音往往是/dʒ/,比如just /dʒʌst/,而/j/一般代表的是字母y的发音,比如yes/jes/,所以/j/有个名字叫yod
/j/的省略
某些地区和人群的发音,尤其是美音,会省略某些字母,如/t/,/d/,/n/之后的/j/,这个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称作“/j/省略”(yod-dropping),比较以下区别
/j/的融合
与此相反,某些地区和人群的发音,尤其是英音,不但不省略/t/,/d/的辅音后的/j/,反而把/j/和之前的/t/,/d/合在一起读,即:
- /t/ + /j/ = /tʃ/
- /d/ + /j/ = /dʒ/
- /s/ + /j/ = /ʃ/
- /z/ + /j/ = /ʒ/
这个现象被称作“/j/融合”(yod-coalescence),请比较以下单词在融合前后的发音区别
tube/tjuːb/、during /‘djʊərɪŋ/
甚至有些词中,/j/融合已经成为标准读音,比如:
另外,“/j/融合”也适用于单词之间,比如:
Nice to meet you!
Could you do it?
当然不融合也是ok的,千万不要教条主义。
/l/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l/这个音标有3个主要音位变体
-
清晰L((齿龈边近音))
/l/之后有元音,如“light”的开头,俗称“清晰舌边音”或“清晰L”(light L),“清晰”在后面解释
这样的/l/是个浊辅音,调音方式属于“边近音”(也被称作“边音”),调音部位是上齿龈。
为什么/l/叫“边近音”?
貌似跟/w/,/r/,/j/这几个近音不像,明明舌尖触碰到了上齿龈,怎么和近音“只接近但不形成窄的通道”一样呢,这是因为,发/l/时,气流主要不是从舌尖和上齿龈的交界处释放(/t/,/d/才是那样),而是从舌头的两边(侧)释放,所以它也被叫做“舌边音”或“舌侧音”。而且两边的气流通道不窄,不形成气流湍流,发这个音时声带振动。
这个/l/和普通话“了”的声母(拼音l)一样
-
模糊L
/l/后没有元音,尤其是在单词结尾时,是俗称的“模糊舌边音”或“模糊L”(dark L),这是相对于刚才的“清晰L”所说的,模糊L的发音方式和清晰L基本相同,但绝对不是模糊着读清晰L,只不过舌尖不会做离开上齿龈后释放气流的动作(舌尖离开牙齿后,只做声带振动,气流之后再释放),同时舌后部会朝软腭抬起
更理论一点说,这个模糊L是清晰L也就是“齿龈边近音”附带第二次软腭化调音(velarized),所以被称作“软腭化齿龈边近音”
比如loll/lɒl/,前一个/l/是清晰L,后一个是模糊L
需要特别指出,模糊L虽然只是/l/的一种读法,但它对连读来说尤其重要。具体说来,在发“模糊L”时,舌尖一定要有个抵在上齿龈的动作,如果没有这个动作就会导致连读时不顺畅或者没法连读,比如all of连在一起时,之所以读/ɔːləv/,就是因为单独的all结尾的“模糊L”之后出现了of的开头元音,“模糊L”自然成为了“清洗L”。如果你all的发音不到位,舌尖不上杨没有抵住上齿龈这个动作,all当做/ɔː/,那连读时自然读不出来/ləv/,就会读成/ɔːəv/
能否发对“模糊L”是判断语音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不发音L
不少英语单词里的字母l根本不发音,即silent L,比如
不发音L尤其在英语的外来语中较为常见,这个没有固定规律,只能通过平时学习积累和查字典来慢慢掌握。
-
-
单词跟读练习
-
清洗L
-
模糊L
-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n/l不分,会导致lack/læk/(缺少)发成knack/næk/(诀窍),lice(跳蚤)发成nice(好的),look发成nook(角落),等
- 模糊L在普通话中不存在,所以是一大难点,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
有的包含l的词在英音和美音中发音往往不同,比如
million、billion、value
这里牵涉到一个音节划分的问题,之前说过,如果字母l后有元音发“清晰L”,如果字母l后没有元音发“模糊L”
针对单词million/‘mɪljən/,可以拆成mi+llion,也可以拆成mill+ion,前者是“清晰L”,后者就成了“模糊L”
-
/ts/和/dz/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ts/ 清辅音 声带不震动, 和“词”的声母(拼音c)一样,
/dz/和/ts/的区别仅仅在于,/dz/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可以把/dz/当成声带振动版的/ts/
/dz/和普通话“资”的声母相似,但是z是不送气的清音,/dz/是浊音,需要声带振动
-
单词跟读练习
- bats bands
- dates deeds
- kites kids
- fights friends
- hats hands
- lots leads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注意发/ts/和/dz/时,上下牙齿基本闭合,舌尖不卷,而发/tʃ/和/dʒ/时,上下齿不闭合,而且卷舌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
英语的破擦音包括:
- /tʃ/和/dʒ/
- /ts/和/dz/
- /tr/和/dr/
这几个音标在最早的版本里都是有的,但是后来有些语音学家主张把后4个从音标里“除名”,因为这些学者认为这4个音属于“辅音连缀”,意思是/ts/和/t/和/s/一前一后发出的。但是大陆学习的DJ音标一直还保留这4个音标(最新的人教英语也将其归类为辅音连缀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英语音标有48个,有的说有44个的原因。KK音标本身就没有这4个音标。
/tr/和/dr/
-
音标符号
-
发音诀窍
/tr/ 清辅音
/dr/ 浊辅音,声带振动版的/tr/
-
单词跟读练习
- trip drip
- true drew
- tree dream
- try dry
- country laundry
- pantry hundred
-
常见错误(中式发音)
-
和DJ音标对应的KK音标(美音)
-
其他注意事项